近幾年,二手工程機械市場需求旺盛,成交火爆。但同時,二手產品背后隱藏的隱患也多。
雖然普遍認為工程機械的大修及更換周期在5~8年,但近兩年隨著工程量的萎縮以及各廠家開展的以舊換新業務,大量2~3年的設備也開始進入二手市場;在2009~2010年間涌入行業的客戶,其以按揭及融資租賃方式購買的設備也將于2013年左右開始進入市場,同時外國進口的二手裝備也開始大規模進入國內市場。僅北京地區市場,目前挖掘機新車有2000臺,而二手機器就有4000臺。而據全國設備租賃及二手設備專業委員會統計,截止到2010年底,全國工程機械二手設備的交易額已突破1000億元,交易量突破驚人的500萬臺。
雖然數量龐大,但是二手產品在市場上的合法性仍待解決。二手工程機械的銷售方式一般分為三種,第一由經銷商自己渠道內部消化,第二是通過天津、深圳等二手機集散市場處理,第三則是借助易極、利氏兄弟等第三方平臺進行拍賣。二手裝備銷售方式渠道的不上海宏東離心泵專業制造銷售中開泵、管道離心泵、臥式離心泵、管道泵、多級離心泵、管道多級離心泵、立式多級離心泵、臥式多級離心泵、化工離心泵。完善是影響該行業有序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。目前,國內的二手設備交易量有80%以上是私下交易。這樣的現狀著實令人擔憂。
此外,從事二手產品的經銷商資質、資格如何認定,二手產品成交增值稅率如何解決,二手產品回收再使用的保質期如何鑒定,這些問題也成為工程機械二手產品規模發展的主要障礙。
更令人擔憂的是,國內尚缺乏完善的二手機評估標準,用戶只能根據機器設備的使用時間、發動機和液壓泵的大修周期和使用工況等信息自行判斷,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經驗豐富的從業者,并且熟悉機器的維修和改裝知識。因此其中不乏讓欺詐等不法行為有機可乘。
面對二手市場龐大的需求,一個公信、正規、監管嚴格、設備充足、更加透明的二手工程機械交易平臺也愈加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。